-
發生了什麼?
一艘無人操作的救生艇正在接受負載測試。
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救生艇的升降初始動態測試十分順利。
隨後,救生艇裝上水袋,開始負載測試。
前吊架防墜鋼絲繩在死角端處失效。
救生艇的前端下墜,於是全部重量都轉移到船尾吊架。
結果,後鉤失靈,導致救生艇掉入海中。
無人受傷,但該事故可能造成多人死亡。
-
為什麼發生?
死角端的吊架防墜落鋼絲繩穿過三個 U 型螺栓鋼絲繩夾和終端套環。
- 儘管對救生艇進行了定期預防性保養,但自救生艇投入使用12年以來,從沒更換過U 形螺栓、套環和螺絲扣。防墜繩在 12 年內更換了兩次。
- U形螺栓夾安裝不正確(間距不當,未重新擰緊)。
- 根據指示,安裝新的救生艇時,沒有使用U型螺栓夾,但這並沒有在舊救生艇上執行。
承包商在救生艇測試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從事救生艇保養和測試的承包商不在獲批的供應商名單)上;
作業中,操作員監督不力;
只有一名承包商的船員獲得了船級社認證;
未向承包商提供明確的作業範圍,承包商作業計畫不充分(例如,沒有用來核實救生艇內適當的重量分佈或準確的重量運算的作業計畫——沒有考量到海水與淡水的使用情況)救生艇保養與測試方面存在承包商管理漏洞:
- 不在獲批的供應商名單上。
- 只有一名承包商船員獲得了認證。
- 作業期間監督不力。
- 沒有用來核實救生艇內適當的重量分佈或準確的重量運算的作業計畫——沒有考量到海水與淡水的使用情況。
使用前檢查發現後鉤出現移動,並觀察到玻璃纖維裂縫。但原始設備廠商(OEM)建議稱這沒有問題。
-
他們學到了什麼?
考量使用楔形夾緊套或永久性終端,來代替吊架防墜鋼絲繩終端的鋼絲繩夾。
確保救生艇有二次固定,以便船員在非緊急情況下進入。
確保所有救生艇都符合最新的檢查要求,其維修人員都經過訓練並獲得授權。
確保按照廠商的要求,定期進行救生艇的預防性保養。
-
問您自己或您的團隊
你們的船上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嗎?
你在救生艇檢查期間做了哪些測試?
進行重量運算時,海水和淡水重量差異是多少?
怎樣知道救生艇和設備得到妥善保養?
如果不確定今天負載測試作業所依賴的流程,該怎麼做?
新增到主螢幕
如果您想將此應用新增到主螢幕,請按一下 然後按一下「新增到主螢幕」。
內容名稱
選擇現有類別:
內容名稱
新收藏
編輯收藏

發生了什麼?
一艘無人操作的救生艇正在接受負載測試。
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救生艇的升降初始動態測試十分順利。
隨後,救生艇裝上水袋,開始負載測試。
前吊架防墜鋼絲繩在死角端處失效。
救生艇的前端下墜,於是全部重量都轉移到船尾吊架。
結果,後鉤失靈,導致救生艇掉入海中。
無人受傷,但該事故可能造成多人死亡。


為什麼發生?
死角端的吊架防墜落鋼絲繩穿過三個 U 型螺栓鋼絲繩夾和終端套環。
- 儘管對救生艇進行了定期預防性保養,但自救生艇投入使用12年以來,從沒更換過U 形螺栓、套環和螺絲扣。防墜繩在 12 年內更換了兩次。
- U形螺栓夾安裝不正確(間距不當,未重新擰緊)。
- 根據指示,安裝新的救生艇時,沒有使用U型螺栓夾,但這並沒有在舊救生艇上執行。
承包商在救生艇測試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從事救生艇保養和測試的承包商不在獲批的供應商名單)上;
作業中,操作員監督不力;
只有一名承包商的船員獲得了船級社認證;
未向承包商提供明確的作業範圍,承包商作業計畫不充分(例如,沒有用來核實救生艇內適當的重量分佈或準確的重量運算的作業計畫——沒有考量到海水與淡水的使用情況)救生艇保養與測試方面存在承包商管理漏洞:
- 不在獲批的供應商名單上。
- 只有一名承包商船員獲得了認證。
- 作業期間監督不力。
- 沒有用來核實救生艇內適當的重量分佈或準確的重量運算的作業計畫——沒有考量到海水與淡水的使用情況。
使用前檢查發現後鉤出現移動,並觀察到玻璃纖維裂縫。但原始設備廠商(OEM)建議稱這沒有問題。


他們學到了什麼?
考量使用楔形夾緊套或永久性終端,來代替吊架防墜鋼絲繩終端的鋼絲繩夾。
確保救生艇有二次固定,以便船員在非緊急情況下進入。
確保所有救生艇都符合最新的檢查要求,其維修人員都經過訓練並獲得授權。
確保按照廠商的要求,定期進行救生艇的預防性保養。

問您自己或您的團隊
你們的船上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嗎?
你在救生艇檢查期間做了哪些測試?
進行重量運算時,海水和淡水重量差異是多少?
怎樣知道救生艇和設備得到妥善保養?
如果不確定今天負載測試作業所依賴的流程,該怎麼做?
發表日期 06/12/21
542 瀏覽次數
在對一艘無人操作的救生艇進行負載測試時,前吊架的防墜鋼絲繩在死角端發生故障,導致救生艇前端下墜。接著,船尾吊鉤失效,導致救生艇墜入海中。該事故有可能造成多人死亡。